一、“AI換臉”技術的潛在法律侵權風險
(一)肖像權侵犯的隱憂
根據(jù)《民法典》相關規(guī)定,肖像權是自然人對其可被識別的外部形象享有的專屬權利。這意味著,不僅僅是正面臉龐,任何具有識別性的身體特征、動作等均在保護之列。“AI換臉”技術,通過技術手段偽造或篡改他人肖像,即使只保留身體部分,若仍具可識別性,便可能構(gòu)成對肖像權的侵犯。此技術未經(jīng)許可擅自使用他人視頻作為模板,即違反了未經(jīng)肖像權人同意不得使用的法律原則。
(二)著作權保護下的完整權與傳播權受損
著作權法賦予作者保護其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即保護作品完整權),以及控*品信息*傳播的權利。未經(jīng)授權的“AI換臉”行為,無論是運營商還是用戶所為,均可能侵犯這些權利,尤其是當換臉后的作品被公開傳播時,信息*傳播權亦被侵犯。
(三)名譽受損的風險
若“AI換臉”技術被用于惡意篡改、侮辱或丑化他人形象,導致公眾對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可能構(gòu)成名譽權侵犯。這是《民法典》明確禁止的行為,旨在保護民事主體的社會聲譽。
二、被侵權人的維權路徑
面對“AI換臉”技術的侵權,被侵權人首先應迅速固定證據(jù),如截圖、錄屏等,以備法律訴訟或投訴使用。隨后,可向侵權人直接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同時,也可向*平臺提出投訴,要求其采取必要措施下架侵權內(nèi)容。
三、侵權責任的多樣承擔
(一)民事責任范圍
侵犯肖像權、名譽權時,被侵權人可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賠償數(shù)額通常依據(jù)侵權行為的性質(zhì)、持續(xù)時間、影響范圍等因素綜合確定。侵犯著作權時,責任亦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賠償標準則依據(jù)實際損失、違法所得或權利使用費等因素計算。
(二)行政與刑事責任的考量
若“AI換臉”技術被用于非法目的,如*、傳播不雅視頻,侵權人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包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甚至可能觸犯刑法,需承擔刑事責任。
四、平臺責任的法律界定
依據(jù)《民法典》相關規(guī)定,*服務提供者在接到侵權通知后,有義務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損害擴大。若平臺未及時響應并采取有效措施,則可能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侵權用戶承擔連帶責任。這要求平臺在維護用戶權益的同時,也要積極履行其監(jiān)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