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隨著計算機的出現以及網絡的普及,約會的方式已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約會術語也隨之增多。利用數據庫為單身男女作出約會安排的computer dating早在1965年就出現了,而更多的詞語則在90年代開始流行,如cyberdating(網絡交友)、dating site(交友網站)、Internet dating(網絡交友)、online dating(在線交友)等等。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英語中同時也出現了幾個包含date的復合詞。首現于1973年的date rape通常直譯為“約會強奸”,具體指強行與約會對象發(fā)生性關系。此類行為也可用次年出現的acquaintance rape來表示。到了1979年,date-rape衍生出動詞用法,表示“在約會時強奸某人”。在90年代中期,美國市面上出現了一類俗稱“約會強奸藥”(date rape drug)的迷奸藥,包含了GHB(γ-羥基丁酸)、ketamine(氯胺酮)、roofie(氟硝安定)在內的藥品。
步入21世紀之后,一種新穎的約會方式應運而生,那就是speed dating。這種約會方式在美國還被注冊了商標,它最初流行于美國的猶太人社區(qū)。傳入中國后,speed dating在中文的譯名五花八門,如八分鐘約會、快速約會、閃電約會等等。
英語新詞中也不乏約會術語。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兩個首字母縮略語,即DFMO和DTR。前者是dance floor make-out的簡稱,譯成中文就是“舞池親熱”的意思;后者用作動詞,其全稱為define the relationship,也就是“確定關系”,它還有一個同義詞LTR(label the relationship)。
接著要說的是三個復合詞,即beer goggles、cuffing season和cute-a-gory。beer goggles可直譯作“啤酒眼”,指因酒精影響視覺而使自己對原本不太有吸引力的異性產生好感的情況;cuffing season就是所謂的“抱抱季”,也就是每年10月至次年二月期間因氣溫下降而急需交友以擁抱取暖;cute-a-gory由cute、a和category復合而成,指評判約會對象可愛程度的一種體系,通常用數字來表示。
舊詞新義的現象也出現在約會術語中。例如,ghost之前也可用作動詞,與ghostwrite同義,表示“代人寫作”或“為人捉刀”的意思,而如今它可指約會后突然無法聯系的行為。此用法源于1990年的電影Ghost(《人鬼情未了》),而由于其男主角由Patrick Swayze飾演,因而ghost也可用Swayze取代。又如,thirsty的原義包括“渴的”、“干旱的”、“使人口渴的”等,而現在它獲得一個新義——“非常渴望得到某人的關注的”。
最后還要提及一類詞與relationship相關的詞語,如flirtationship(調情關系)、LDR(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異地戀)、ship(為relationship之略,兩個虛構人物間的配對)、textlationship(短信戀愛關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