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學術類聽力材料
我個人的經驗:公開課,TED演講。公開課,目前最好的還是耶魯和哈佛的課程,尤其是耶魯的課程,質量比較高。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喜歡的風格的教授,每天抽出一個小時認真去聽。聽進去了就會很有意思。會感覺自己不是在學英語,而是在學一門知識。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導論類和哲學心理學類的課程。導論類的課程是入門級課程,如果你感興趣某一領域,卻沒有背景知識,可以看。為吸引學生深入研究這門學科,教授一般也都比較有意思。西方的哲學心理學課程是非常拓展思維的,可以潛移默化一些現行考試能力,比方說,批判性思維。教授的思維很廣,會引導,只要認真去跟去想,就會因為思維的躍動而興奮不已。推薦耶魯的《心理學導論》和《死亡哲學》。
TED演講應是速食。長短不一,內容各異,演講者也是從明星到政要到學究。挑喜歡的演講者,感興趣的內容,選擇可以適應的時長。說是速食,但也不能當成背景音樂去聽。背景音練聽力是沒有用的。心理學上講歸因錯誤,用這里的例子解釋就是,如果把這內容做背景,結果基本上是聽不懂的,其實就是中文效果也一樣。但是時間久了,你潛意識里就把因歸為英語聽力難,說自己沒有天賦,這瓶頸就過不了。能做背景聽的,只有音樂。要想學習,必須集中注意力,靜下心來去體會這里的“樂趣”。
如果感覺這兩份資源無法滿足,推薦Coursera網站。這是一個和各大名校有所合作的線上課程。內容包羅萬象,可以看上一輩子。
我并不推薦美劇。第一,美劇見效的時間太長。有人說用300集美劇練出20分的底子,但是看了2年。第二,美劇不學術。第三,美劇容易讓人沉迷。尤其是青少年的這個年齡。
聽力筆記
講兩種筆記,平時筆記和應試筆記。
平日里只要是聽一些比較有用的東西,我都會做記錄。我跟大部分人一樣,有注意力渙散的毛病。不記錄會跑神。尤其在聽公開課的時候,我是一定會記筆記的。這有幾個好處,第一注意力集中了,思路更清晰,細節(jié)更注意。第二,內容留存,方便回顧。第三,久了就知道什么地方是關鍵,重點,該記。第三點很重要。直接關系到應試筆記。
大家都聽過這樣的勸告,聽力要記筆記,要記關鍵信息,要記細節(jié),要記…… 這些勸告有多抽象,每一個考生都應該深有感悟。總結一句,我有更抽象的說法,記題目會問到的。托福是為學生準備好大學課程,不是為難大家。所以托福會問的內容自然是你聽完之后應該學到的內容。如果我們不是抱著做題的心態(tài),而是學習的心態(tài),是不是就更容易知道該記什么?應試刷題時,目的角度不同,技巧可培養(yǎng),但是你體會不到為什么,就容易流于形式。這是學習習慣,平時要注意養(yǎng)成。如果我們學習了那么多年,都不知道聽一堂課,應該給自己留下點什么,那該多可悲。
應試筆記有技巧,類似于口譯筆記。關鍵內容,有提醒的關鍵詞,要會自己可識別的縮寫;紙張對折成幾條,提綱式記錄,用符號表示某些趨勢。這些是技巧,很容易成手。記過之后,做題時候會不會看?我個人很少回頭看?;旧衔铱荚嚬P記的目的和平時是很相似的。落到筆頭上,思路更清晰。但是有幾個點,是我在練習之后會提醒自己注意的。起始時教授講的目的,要記清楚,做題前要回頭看,因為整篇lecture都圍繞著這句話;細節(jié)題,要回頭去確認。
正確刷題
考前模擬刷題是極其必要的,對于考試的內容和感覺會有整體的把握。但是在聽力刷題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錯題如何處理?基本上是刷題的心態(tài)下,學生都比較浮躁。刷題之后,題離我遠一點,最好老死不相往來。有心的同學回頭看原文,“哦”一下,總結為“這詞我不會”“這個詞我會但是他發(fā)音我沒聽出來” 就結束了。
托福聽力是多好的跟讀資料!跟讀這個習慣,練發(fā)音,練連讀,練單詞,練聽力……該練的都能練到??谡Z好一點,文章簡單一點的做跟讀, 原文不停,一直跟著讀。如果感覺跟不上,就隨時停下來,放一句跟一句。聽力錯題,邏輯性問題并不多。聽力基本很直接,聽得懂就做得對。分析為什么錯固然必要,但是把錯題文章多讀幾遍,易操作,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