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除卻“我身邊有個老外”這個虛榮之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的與他們交談,以提升自己的英語思維方式和口語技能呢?我歸納了以下三點。
1.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實觀點
我發(fā)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情形:一個中國人一個外國人走在一起,不管外國人說什么中國人都當成至理名言一般“認真傾聽”,對話中用的最多的就是“Yes/je”這個詞,與其說是附和,不如說是一種逃避,逃避著用英語發(fā)表自己見解所可能造成的語無倫次。
我建議大家一定要放下包袱,敢于在老外面前“嚴肅”地用英語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和見解,同時“逼”著自己找出兩條以上的理由來支撐。如果覺得說的不好,也不用著急,回去慢慢想,再說一遍,爭取下次說好就可以了。交談話題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另外千萬不要害怕對方向你問“why”,正是通過這個過程,具體說理和細節(jié)展開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2.需要學習地道的語音語調,節(jié)奏停頓
在日常會話中我們發(fā)現外國人的表達其實并不復雜,但聽著卻顯得層次分明,原因便在于他們作為native speaker地道的語音和自然的節(jié)奏停頓。我們總是習慣于將中文語境下的停頓遷移到英語中,但真正能夠說好英語,需要的是英語語境下的恰當停頓,這點是我們最需要模仿和學習的。
3.調整價值觀:也談如何面對外國人
很多同學在面對雅思考官時的緊張,除卻主觀的語言障礙和心理因素之外,與外國人之間一種莫名的“隔膜”,也是我們無法放開的原因。
我發(fā)現周圍很多朋友面對外國人,依舊是以一種“景仰”的姿態(tài)把他們視作“賓客”,說起話來小心翼翼,即使開個玩笑也顯得僵硬死板。我們大可不必如此,完全可以把與他們的對話視作平凡生活中的一部分,把他們當作普通人,隨意聊,不想睬他們就把他們晾在一邊,總之不要客套。
另外,與一個外國人一起說話,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虛榮的事情,是時候放下一些固有的價值觀和偏見,這樣才能真正覺得放松隨意。只有平凡普通,而不是故作輕松的氛圍下,才能讓自己安安心心的交流和說話。我相信除卻勤奮艱苦的語言訓練,面對外國人真正發(fā)自內心的“放松與平等”,同樣能夠間接提高你說英語口語時的自信和流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