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地圖題都是廣大小烤鴨們最恐懼的東西,提心吊膽,就怕在考場上與之相遇。很多考生在考卷上發(fā)現(xiàn)小作文是地圖題目的時候,直接認定“這場考試完了“。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的恐懼,導(dǎo)致了不自信。其實,地圖題,只要用心,寫起來其實很簡單。
地圖題,分為地理變遷和選址兩種。其中,又以地理變遷最為常見,這種題目,一般會用一組圖展現(xiàn)同一個地點在不同時間段的形態(tài)變化。如下圖所示:
圖例雖然紛繁復(fù)雜,但是究其本質(zhì),第一張圖永遠在描述所謂的“方位”,也就是,我們需要在這張圖中描述清楚圖中的東西南北各自坐落了什么東西。其余的圖,永遠在描述所謂的“變化”,相當(dāng)于在第一張圖的草稿基礎(chǔ)上,描述第二張圖發(fā)生的“加變化”和“減變化”,“恒定變化“以及“轉(zhuǎn)化變化”。
搞定了這兩組詞匯的說法,地圖題就再也不是讓考生們聞風(fēng)喪膽的題目了。
第一組:方位詞
在這個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需要準備好兩者之間的所有可能的位置關(guān)系,除了最基本的A在B的東西南北方以外,還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限定表達,比如A在B的角落等等。
基礎(chǔ)表達:
A在B的東西南北方(內(nèi)部/接壤/不接觸):A is in /on / to the east/west/south/north of B.
高階表達:
A在B的東西南北方(內(nèi)部):A is in the eastern/southern/western/northern part of B.
A在B的東西南北角落:A is at/in the eastern/southern/western/northern corner of B.
A坐落于距離B……遠處:A is(數(shù)字)kilometers / miles to the east / west / south / north of B.
A和B很近:A is near /next to /close to B.
A在B的對面:A is opposite /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B
第二組:變化詞
其實,地圖題目當(dāng)中蘊涵的變化,從本質(zhì)來說,無非是三種,一種為所謂的“加變化”也就是在原本基礎(chǔ)上出現(xiàn)了新增的部分,另一種為“減變化”,也就是原本的內(nèi)容出現(xiàn)了縮減。所謂“恒定表達”,即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還有一種涉及到了兩種內(nèi)容之間的轉(zhuǎn)化,被稱之為“轉(zhuǎn)化表達”。
加變化:
A尺寸上變大/變小了…:The size of A has been enlarged by…
A被建造在B:A is constructed / established in B.
A被增建在B:A is added to B.
減變化:
A尺寸上變大/變小了…:The size of A has been reduced by…
A消失了:A disappeared / is removed.
A被推倒了:A is pulled down/knocked down/torn down.
恒定表達:
A has remained unchanged.
轉(zhuǎn)化 表達:
A被改造成了B:A is transformed / reconstructed into B
A被B替代了:A is replaced / substituted by B.
現(xiàn)在讓我們再回顧一下之前的地圖,是不是一切都變得清晰起來了呢?建議小烤鴨們可以在圖邊列一個提綱。
例如,一圖提綱:car park (中間)garden(西邊)shops(東邊) post office(東南角落) town hall(北邊)。
二圖提綱:
car park——multistory car park (轉(zhuǎn)化表達:替代)
garden——city library (轉(zhuǎn)化表達:改造)
circular area(加變化:建造)
Norfolk Pine trees (減變化:消失)
post office and town hall (恒定表達:保持不變)
揭開了地圖題的神秘面紗,大家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它不過只是一個紙老虎,只要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巧妙地利用兩組詞匯,即“方位詞”和“變化詞”,原本可怕的地圖題,也可以成為使我們在考場上大放異彩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