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線上給學生上精讀課,在微信群里用文字進行了一些課堂討論,得以將某些既典型又容易被忽視的現(xiàn)象記載下來:
我:What is the topic of this essay?
學生:This articles topic is that modern people have shallow friendship because of the lack of social connectivity …
我:Thank you, but what youve said is not a “topic,” but an idea you think the author tries to put forward.
學生:Then “true friendship IS dying away.”
我:That still looks like an idea. A topic is a particular subject that you discuss or write about. You may use a word or a phrase to describe it.
課后,我一直在想:在這個情境里,識別一個話題(topic),只需要檢索到一個或幾個關鍵詞,大概就屬于大家常說的“低階”思維活動;而理解作者的觀點(idea)卻需要復雜得多的思維活動,理應“高階”一些。那么,案例中的學生怎么高階的都會了,低階的卻產(chǎn)生了障礙?難道“高階”思維能力可以逾越“低階”思維能力發(fā)展起來?也就是可以不會“走”就能“跑”?
思維能力若有“高低”,一定是先“低”后“高”。這是一般常識,更是基本規(guī)律。我認為,先“低”后“高”,應當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低階思維能力需要首先得到發(fā)展,學生才能逐漸獲得必要的條件,通過參與高階思維能力的實質(zhì)性訓練,以達成長久性掌握,讓高階思維能力真正扎根。很多時候,學生只是“表現(xiàn)”得能夠勝任高階思維任務,但其實并不具備發(fā)展高階思維能力的基礎——就好像一個還走不好路的幼兒,偶爾也能快跑幾步。第二,很多時候,高階思維能力實質(zhì)上是低階思維能力的綜合運用,需要學生靈活、熟練且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若干低階思維能力來解決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傊?,思維若有“高低”,則有“低”才有“高”。
回到開篇的課堂案例,學生顯然是在之前學習“topic”這個詞的時候,沒有掌握好它的概念,即“subject of a book, speech, conversation, etc.”。這既是詞匯教學的問題,又是概念教學的問題??梢姡Z言的學習和思維的提升是一體的?!皌opic”的意義不清,不只是詞義沒學好,也是概念沒厘清。久而久之,各種基礎概念會愈發(fā)混淆不堪,很多基本詞義會愈發(fā)模棱兩可,如此又何談高階語言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呢?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連續(xù)三期在“熱點?觀點”欄目探討英語教學中的基礎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問題。本期首先聚焦概念的學習問題,希望各位老師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能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所感悟和啟發(fā)。
以上有關英語學習:思維若有“高低”,則有“低”才有“高”的內(nèi)容,來自《英語學習》雜志。